青春机电·青年之声

我为同学做实事——青春机电思政课

2023-12-15  

一、讲述机电好故事,搭建思想引领“加油站”

以校园新媒体具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做好校园红色文化品牌,讲好机电故事,积极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体的系列原创视频创作,并在校园各大平台进行展播,让学生愿意听、易接受,结合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让红色文化深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搭建思想引领“加油站”。

“青春机电思政课”我为同学做实事项目致力于讲述机电好故事,传播青年好声音,汇聚青春正能量。结合青年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把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线下思政课和线上多媒体结合起来,积极构建新媒体矩阵,深化网络育人效能。

前期学校团委、校学生会通过举办“亲近青年”的“亲青圆桌会”、“机遇”第二课堂系统、校团委微信公众号、抖音、校园信箱等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了解同学需求: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当前红色文化传承方式相对陈旧,一些红色文化传承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因素,导致红色文化传承效果大打折扣。同学们更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青春本色,紧密贴合青年学生文化品位和需求,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内容和文化产品。

二、聚焦“青春机电”,树立机电新媒体红色文化品牌

项目结合关键时点和重要主题,依托主渠道,探索新形式,搭建新平台,打造“机电学堂”、“悦读青听”、“百年团史青年说”、“机电青年说”等品牌栏目,建设以“青春机电思政课”为品牌的新媒体工作平台,根据青年特点创新开发各类思想引领类新媒体文化产品,拍摄制作原创MV如《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等作品,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广播、抖音等新媒体宣传阵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主题活动,鼓励同学们参与其中,《机电青年说》等系列主题微视频深入各学校二级学院,寻找团学带头人,已经拍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诵读党的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百年团史青年说”、“党史百年天天读”、“未来工匠说”等数期视频,通过主题视频宣传,广大青年学生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精神,认真领悟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畅谈学习心得体会,紧密围绕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聚焦学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时政热点、青年时讯、学生活动、节庆活动等内容,将党的科学理论进行青年化阐释、青年化传播。

聚焦“青春机电”激发青年学习兴趣,邀请青年大学生成为红色文化视频创作拍摄的参与者,从第1个参与者传播推广给身边的室友、班级同学,再由10个同学推广给100个甚至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实施“1+10+100”校园推广计划,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视觉听觉内容过程中使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三、传播青年好声音,打造原创文化“孵化器”

深度挖掘学校中具有特色的红色文化或红色事迹,打造“自有品牌”,例如我校原创音乐歌曲短视频《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机电·少年》《红旗飘飘》等,以及《百年团史青年说》《机电青年说》系列视频等。另一方面,短视频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将普通学生角色转换为宣传主体,对于大学生来说更加亲近,容易激发共情能力,同学们也可以参与到视频影像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更利于提高学生主体传播意识,增强校园影响力。

利用主旋律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可创新输出形式,创作题材不再仅限于革命英雄事迹、革命事件回顾,还可以通过红色旅游、红色文艺作品、纪念日活动记录、谈个人感受这些新型题材增加视频趣味性,如我校拍摄制作的主题视频《机电青年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机电师生燃情欢歌,祝福祖国,燃爆爱国情》等,把握好红色文化接受传播者的心理、喜好,创新红色文化输出形式,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形成优良的校园风气。

“青春机电思政课”我为同学办实事项目切实提升了共青团、学生会在校园中做好思想引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了大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我为同学办实事”服务更广泛的学生群体,让薪火相传的“青年观”、念兹在兹的“青年情”、厚望重托的“青年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感召力。

上一条: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电气工程学院“我为同学做实事”之“1314”工程

下一条:学校隆重举行2023年度“大学生菁英学校”暨青马工程培训班开班典礼

关闭